单链表的初始化


1. 链表的节点

链表存储的数据元素,其物理存储位置是随机的。链表给每个数据元素都配备一个指针,用于指向自己的直接后继元素,来表示数据之间逻辑关系

链表中每个数据的存储都由以下两部分组成:

  1. 数据元素本身,其所在的区域称为数据域
  2. 指向直接后继元素的指针,所在的区域称为指针域

即链表中各节点的结构如图所示:
节点结构
链表实际存储的是一个一个的节点,真正的数据元素包含在这些节点中: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链表中每个节点的具体实现,需要使用 C 语言中的结构体,具体实现代码为:

typedef struct node
{
    char elem; //代表数据域
    struct node *next; //代表指针域,指向直接后继元素
}Node; //Node为节点名,每个节点都是一个 Node 结构体

2. 头节点,头指针和首元节点

  • 头指针:一个普通的指针,它的特点是永远指向链表第一个节点的位置。很明显,头指针用于指明链表的位置,便于后期找到链表并使用表中的数据
  • 头节点:其实就是一个不存任何数据的空节点,通常作为链表的第一个节点。对于链表来说,头节点不是必须的,它的作用只是为了方便解决某些实际问题;
  • 首元节点:由于头节点(也就是空节点)的缘故,链表中称第一个存有数据的节点为首元节点。首元节点只是对链表中第一个存有数据节点的一个称谓,没有实际意义;

因此,一个存储 {1,2,3} 的完整链表结构如下图所示: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
3. 链表的创建

创建一个链表需要做如下工作:

  • 声明一个头指针(如果有必要,可以声明一个头节点);
  • 创建多个存储数据的节点,在创建的过程中,要随时与其前驱节点建立逻辑关系;

例如,创建一个存储 {1,2,3,4}无头节点的链表,C 语言实现代码如下:

Node *InitLink()
{
    Node *P = NULL; //创建头指针
    Node *temp = (Node*)malloc(sizeof(Node));   //创建首元节点
    //首元节点先初始化
    temp->elem = 1;
    temp->next = NULL;  
    p = temp;   //头指针指向首元节点
     //从第二个节点开始创建
    for(int i = 2; i < 5; i++)
    {
        //创建一个新节点并初始化
        Node *a = (Node*)malloc(sizeof(Node));
        a->elem = i;
        a->next = NULL;
        //将temp节点与新建立的a节点建立逻辑关系
        temp->next = a;
        //指针temp每次都指向新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,其实就是 a节点,这里写temp=a也对
        temp = temp->next;
    }
    //返回建立的节点,只返回头指针 p即可,通过头指针即可找到整个链表
    return p;
}

如果想创建一个存储{1,2,3,4}含头节点的链表,则 C 语言实现代码为:

Node *InitLinkWithHead()
{
    Node *p = (Node*)malloc(sizeof(Node));  //创建一个头结点
    Node *temp = p; //声明一个指针指向头结点
    //生成链表
    for(int i = 1; i < 5; i++)
    {
        Node *a = (Node*)malloc(sizeof(Node));
        a->elem = i;
        a->next = NULL;
        temp->next = a;
        temp = temp->next;
    }
    return p;
}

我们只需在主函数中调用 InitLink 函数,即可轻松创建一个存储 {1,2,3,4} 的链表,C 语言完整代码清单如下:

#include<stdio.h>
#include<stdlib.h>
//链表中节点的结构
typedef struct  Node
{
    int elem;   //代表数据域
    struct Node *next;  //代表指针域,指向直接后继元素
}Node;  //Node为节点名,每个节点都是一个Node结构体

//初始化链表的函数
Node *InitLink();
Node *InitLinkWithHead();
//用于输出链表的函数
void Display(Node *L);

int main()
{
    //初始化链表(1,2,3,4)
    printf("初始化链表为:\n");
    Node *L = InitLink();
    Display(L);
    return 0;
}

Node *InitLink()
{
    Node *p = NULL; //创建头指针
    Node *temp = (Node*)malloc(sizeof(Node));   //创建首元节点
    //首元节点先初始化
    temp->elem = 1;
    temp->next = NULL;  
    p = temp;   //头指针指向首元节点
     //从第二个节点开始创建
    for(int i = 2; i < 5; i++)
    {
        //创建一个新节点并初始化
        Node *a = (Node*)malloc(sizeof(Node));
        a->elem = i;
        a->next = NULL;
        //将temp节点与新建立的a节点建立逻辑关系
        temp->next = a;
        //指针temp每次都指向新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,其实就是 a节点,这里写temp=a也对
        temp = temp->next;
    }
    //返回建立的节点,只返回头指针 p即可,通过头指针即可找到整个链表
    return p;
}

Node *InitLinkWithHead()
{
    Node *p = (Node*)malloc(sizeof(Node));  //创建一个头结点
    Node *temp = p; //声明一个指针指向头结点
    //生成链表
    for(int i = 1; i < 5; i++)
    {
        Node *a = (Node*)malloc(sizeof(Node));
        a->elem = i;
        a->next = NULL;
        temp->next = a;
        temp = temp->next;
    }
    return p;
}

void Display(Node *L)
{
    Node *temp = L; //将temp指针指向头结点
    //只要temp指针指向的结点的next不是Null,就执行输出语句。
    while(temp)
    {
        printf("%d ", temp->elem);
        temp = temp->next;
    }
    printf("\n");
}

程序运行结果为:

初始化链表为:
1 2 3 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