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复习巩固】OSI七层模型
【复习巩固】OSI七层模型
1.解释
OSI七层模型 (Open System Interconnect),全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,是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(CCITT)联合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,为开放式互联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功能结构的框架。
2.分层
应用层
功能: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。
表示层
功能:数据的表示、安全、压缩。
会话层
功能:建立、管理、终止会话。
(在五层模型中,会话层和表示层被合并到应用层内)
传输层
功能: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,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。
设备:防火墙
数据单元:数据段
网络层
功能:进行逻辑地址寻址,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。
设备:路由器
数据单元:数据包
数据链路层
功能:建立逻辑连接、进行硬件地址寻址、差错校验等功能。
设备:交换机
数据单元:数据帧
物理层
功能:建立、维护、断开物理连接。
设备:网卡、网线、光纤、集线器、中继器、调制解调器
数据单元:比特流
3.OSI模型通信过程
封装(encapsulate/encapsulation):数据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,要从高层一层一层的向下传送,如果一个主机要传送数据到别的主机,先把数据装到一个特殊协议报头中,这个过程叫——封装。

解封装:封装的逆向过程。

比如:设备A给设备B发送信息”你好“
在设备A的应用层中输入”你好“,经过表示层翻译压缩成计算机语言,再到会话层建立会话,之后传输层将上层数据加上TCP头部,经过网络层再加上IP头部,在数据链路层加上MAC头部,最后经过物理层的传递。
设备B物理层接收到数据,传递给数据链路层开始解封装的过程,在数据链路层中减MAC头部信息,同样,网络层减IP头部,传输层减TCP头部,再经过会话层、表示层,解压缩、翻译为人的语言,最后在应用层中表现出”你好“给用户4.。
4.总结
以上,了解到OSI七层模型的分层和作用,在通信过程封装和解封装中,数据经过OSI模型中的每一层,需知道在经过每一层时,会做哪些事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