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线性之描述函数法
【自控笔记】非线性系统&描述函数法
一、非线性系统概述
一般来说,系统的非线性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线性化处理,并可以应用线性理论研究的系统称为非本质非线性系统;若非线性部分线性化后误差较大,无法用线性理论来分析的系统称为本质非线性系统。
二、非线性系统的特点
首先,非线性系统区别于线性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不满足叠加定理。
其次,非线性系统的响应受初始条件或外作用影响。
第三,由于非线性系统的响应不是唯一的,故不存在系统是否稳定的笼统概念。
第四,非线性系统在外作用为零的情况下,可能会产生一定频率和振幅的周期运动,并且这种周期运动稳定,称为自激振荡。
三、描述函数法
描述函数,即为非线性环节的近似等效频率特性,记为 N ( A ) N(A) N(A)。
应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应具备三个条件:
1、非线性系统可以简化为一个非线性环节
N
(
A
)
N(A)
N(A)和一个线性部分
G
(
s
)
G(s)
G(s)串联的典型结构。如下图所示:
2、非线性环节 N ( A ) N(A) N(A)满足奇对称性,即y(x)=-y(-x),以保证非线性环节的正弦响应不含有直流分量。
3、系统的线性部分 G ( s ) G(s) G(s)具有良好的低通滤波特性。一般来说 G ( s ) G(s) G(s)的阶次越高,低通滤波性能越好。
根据典型结构图知,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
1
+
N
(
A
)
G
(
j
ω
)
=
0
1+N(A)G(jω)=0
1+N(A)G(jω)=0
即
G
(
j
ω
)
=
−
1
N
(
A
)
G(jω)=-\frac{1}{N(A)}
G(jω)=−N(A)1
分别绘制 − 1 N ( A ) -\frac{1}{N(A)} −N(A)1与 G ( j ω ) G(jω) G(jω)的幅相特性曲线可进行自振分析。
如上所示, − 1 N ( A ) -\frac{1}{N(A)} −N(A)1与 G ( j ω ) G(jω) G(jω)相交于M、N两点。
N点不是自振点:当质点从稳定区经过N点进入不稳定区时,在不稳定区发散,振幅不断增加,远离N点。
M点是自振点:当质点从不稳定区经过M点进入稳定区时,在不稳定区发散,振幅不断增加,质点越过M点进入稳定区;在稳定区,振幅收敛又回到不稳定区,循环往复形成周期自振运动。
此外,当 − 1 N ( A ) -\frac{1}{N(A)} −N(A)1轨迹完全落在不稳定区内,则非线性系统发散,不稳定。当 − 1 N ( A ) -\frac{1}{N(A)} −N(A)1轨迹完全落在稳定区内,则非线性系统收敛,系统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