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资(1)--->信息技术概述

目录

一、信息与信息技术概述

1、信息的定义

2、信息的基本特征

3、信息的分类

二、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

1、信息技术的含义

2、信息技术的发展

三、数制与信息编码

1、数制的基本概念

2、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

3、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

四、信息的传递和获取

1、信息的传递

2、信息的获取

五、信息活动的法规


一、信息与信息技术概述

1、信息的定义

信息就是通过语言、文字、图形、图像、声音等传播的内容。

信息不等于消息,信息是消息的内核,消息是信息的外壳。

信息不是某种信号,也不等同于知识。

数据(字母、数字符号、语言、图形/图像)是信息的载体。

2、信息的基本特征

 >时效性、价值性:

       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物质需要,却能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;从而促进物质、能量的生产和使用。信息的价值也具有相对性。

       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,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。

>共享性

信息资源可以共享;信息共享不会丢失、改变;信息可以被一次、多次、同时利用。

信息不能独立存在,需要衣服于一定的载体;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;

>真伪性

人们接收到的信息,并非所有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。

其他特征,比如:客观性、无限性、可度量、可识别、可转换、可存储、可处理、可增值、可再生、可传递、可压缩等。

3、信息的分类

(1)按照信息的加工顺序可分为:一次信息、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。

(2)按信息的应用领域可分为:管理信息、社会信息、军事信息、文教信息、经济信息和科技信息等。

(3)按信息的反映形式可以分为:数字信息、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。

二、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

1、信息技术的含义

信息技术是指能扩展人的信息器官的功能,完成信息的获取、传递、加工、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。

信息技术的“四基元”包括:感测技术、通信技术、计算机和智能技术以及控制技术。

感测技术:感觉器官功能的延长;

通信技术: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长;

计算机和智能技术:思维器官功能的延长

控制技术:效应器官功能的延长;

信息技术“四基元”和谐有机地合作,共同完成扩展人的智力功能的任务;

2、信息技术的发展

以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,信息技术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:

(1)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:语言的使用;

(2)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:文字的创造;

信息的存储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。

(3)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:印刷的发明;

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;

(4)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:电报、电话、广播和电话的发明和普及应用;

(5)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: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;

将人类社会推到了数字化时代。

三、数制与信息编码

1、数制的基本概念

数制也称为计数制,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同意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。常用的数制都采用进位计数制。

进位计数制涉及:数码、基数和位权三个基本概念。

常用的进位计数制有:十进制、二进制、八进制、十六进制;

2、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

(1)非十进制--->十进制

方法:按位权展开,并逐项相加

(2)十进制--->非十进制

方法:整数部分(辗转相除)小数部分(辗转相乘)

  

(3)二进制<--->八进制/十六进制

方法:每3位或4位分组。

二进制->八进制:“3位合1法”;

二进制->十六进制:"4位合1法";

八进制->二进制:“以1换3法”;

十六进制->二进制:“以1换4法”;

3、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

 (1)西文字符的编码

ASCII码: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;

编码规则:由七位二进制数组成,可表示128种字符。

控制字符:前32个字符+空格+Del

图形字符:可显示和打印(94个)

ASCII码:实际占用8个二进制位,最高位补0。

例:用二进制写出“GOOD”的ASCII码

01100111B、01101111B、01101111B、01100100B。

(2)汉字的编码

>汉字输入码

数字编码:以一串数字代表一个汉字;特点是:无重码,记忆难,不易快速录入;

字音编码:以汉字读音为基础确定的编码;特点是:易学,重码多;

字形编码:以汉字的形状确定的编码;其特点:重码率低,击键次数少;

音形编码:以汉字的读音以及形状确定的编码;

>国标码

以国家标准局公布的GB2312-80规定的汉字交换码作为标准进行编码。

 全部国标码中的字符划分为94(区)*94(位,每个字符由区号和位号来确定,即区位码。

17区03位。17转为十六进制为11H,03转为16进制为03H;

则区位码为:1103H。

以区位码为基础,构造国标码,每个字节加上20H。

则国标码为:3123H。

>汉字内码

是汉字在计算机内部存储、处理和传输用的信息代码。

将国标码每个字节加80H。

17区03位:区位码:1103H 国标码:3123H 内码:B1A3H

>汉字字形码

用在显示或打印输出汉字时使用的汉字编码。

字形码分为:点阵字形和矢量字形两种。

点阵字形:不论汉字的笔划多少,都可在同样大小的方块中写出,从而把方块分割成许多小方块,组成一个点阵,每个小方块就是二进制的一个位。

矢量字形:存储是描述汉字字形的轮廓特征,当要输出汉字时,通过计算机的计算,由汉字字型描述生成所需大小以及形状的汉字点阵。

>汉字地址码

汉字字库中存储汉字字形信息的逻辑地址码。以简化内码到地址码的转换。

(3)各种汉字代码之间的关系

汉字的输入、处理和输出的过程,实际上是汉字的各种代码之间的转换过程。

 (4)二维码

二维码(Quick Responce Code)是用特定的集合图形按照一定规律在平面(二维方向)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。

二维码的有点:高密度编码,信息容量大;编码范围广;容错能力强,具有纠错功能;译码可靠性高;可引入加密措施;成本低,易制作,持久耐用;条码符号形状,尺寸大小比例可变;可食用激光或者CCD阅读器识别。

二维码的缺点:成为手机病毒、钓鱼网站传播的新渠道。

四、信息的传递和获取

1、信息的传递

信息在空间的传递,也就是通信的过程。

信源->编码->信道->解码->信宿

2、信息的获取

信息获取的过程包括6个阶段:

(1)定位信息需求: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,确定成果目标形势以及所需载体;列出信息需求清单;准确获取?时间?地点?信息?

(2)选择信息来源:比较各种信息来源的类型、例子、优缺点;

(3)确定信息获取的方式并获取信息:采集信息的方式、采集信息的工具;区分信息来源不同,获取方法也不同;

(4)保存信息:整理信息、分类保存;输入计算机保存;

(5)评价信息  (6)反馈信息:体现信息满意度;

五、信息活动的法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