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ython——函数/方法

1.函数

•所谓函数,就是把 具有独立功能的代码块 组织为一个小模块,在需要的时候调用;  

•函数的使用包含两个步骤: 1.定义函数 —— 封装 独立的功能;2.调用函数 —— 享受 封装 的成果;

•函数的作用,在开发程序时,使用函数可以提高编写的效率以及代码的 重用

2.函数的参数:函数(参数)

  2.1 函数参数的使用

  •在函数名的后面的小括号内部填写 参数
  •多个参数之间使用 , 分隔

   例如:sum_2_num(num1, num2)

  2.2参数的作用

   函数的参数,增加函数的 通用性,针对 相同的数据处理逻辑,能够 适应更多的数据    

   ①.在函数 内部,把参数当做 变量 使用,进行需要的数据处理
   ②.函数调用时,按照函数定义的参数顺序,把 希望在函数内部处理的数据,通过参数 传递

  2.3形参与实参

  形参(形式上的参数),定义 函数时,小括号中的参数,是用来接收参数用的,在函数内部 作为变量使用

  实参(实际要用的参数),调用 函数时,小括号中的参数,是用来把数据传递到 函数内部 用的

  可混合使用位置实参、关键字实参和默认值实参。

  ①位置实参(实参顺序很重要)

  def pet(animal_type,pet_name):

      snip

  pet('dog','lucky')

  ②关键字实参

关键字实参是传递给函数的名称-值对,直接在实参中将名称和值关联起来了,因此向函数传递实参时不会混淆。不用考虑函数调用的实参顺序。

  def pet(animal_type,pet_name):

      snip

  pet(animal_type='dog',pet_name='lucky')

  ③默认值实参

  •定义函数时,可以给 某个参数 指定一个默认值,具有默认值的参数就叫做 缺省参数(默认值实参)
  •调用函数时,如果没有传入 缺省参数 的值,则在函数内部使用定义函数时指定的 参数默认值;如果给形参提供了实参时,则使用指定的实参值
  •函数的缺省参数,将常见的值设置为参数的缺省值,从而 简化函数的调用

  例如:

  def pet(pet_name,animal_type='dog'):

       snip

   pet(pet_name='lucky')

  注意事项:

  1) 缺省参数的定义位置
   •必须保证 带有默认值的缺省参数在参数列表末尾

  2) 调用带有多个缺省参数(默认值实参)的函数
   •在 调用函数时,如果有 多个缺省参数,需要指定参数名,这样解释器才能够知道参数的对应关系

  2.4不可变和可变的参数 

可变类型参数:列表_list, 字典_dict、set
不可变类型参数:数字型(int,bool,float,complex,long)、字符串、元组、日期

问题 1:在函数内部,针对参数使用 赋值语句,会不会影响调用函数时传递的 实参变量?

         —— 不会!无论传递的参数是 可变 还是 不可变 ,只要 针对参数 使用 赋值语句,会在 函数内部 修改 局部变量的引用,不会影响到 外部变量的引用。

def demo (num, num_list) :
     num = 200
     num_list = [1,2,3]

     print(num)
     print(num_list)

demo(10,[5,6])
#输出结果:
200
[1, 2, 3] 

  问题 2:如果传递的参数是 可变类型,在函数内部,使用 方法 修改了数据的内容,同样会影响到外部的数据

def demo2 (num_list):
     num_list.extend([1,2,3])
     print(num_list)

demo2([11,22])
#输出结果:[11, 22, 1, 2, 3]

2.5传递列表

  参数为列表:

'''向列表的每位用户发出简单的问候'''
def greet_users(names):
    for name in names:
        msg = "Hello, " + name.title() + "!"
        print(msg)

usernames = ['hannah','ty','margot']
greet_users(usernames)
'''输出:
Hello, Hannah!
Hello, Ty!
Hello, Margot!
'''

在函数中修改列表:

在函数中对这个列表所做的任何修改都是永久性的。

原函数:

'''打印设计好的模型:模拟打印每个设计,直到没有未打印的设计为止'''
unprinted_designs = ['iphone case','robot pendant','dodecahedron']
completed_models = []

while unprinted_designs:
    current_design = unprinted_designs.pop()
    print("Printting model: " + current_design)
    completed_models.append(current_design)

print("\nThe following models have been printed:")
for completed_model in completed_models:
    print(completed_model)
    
'''
Printting model: dodecahedron
Printting model: robot pendant
Printting model: iphone case

The following models have been printed:
dodecahedron
robot pendant
iphone case
'''

改造成函数:

def print_models(unprinted_designs,completed_models):
    while unprinted_designs:
        current_design = unprinted_designs.pop()
        print("Printting model: " + current_design)
        completed_models.append(current_design)

def show_completed_models(completed_models):
    print("\nThe following models have been printed:")
    for completed_model in completed_models:
        print(completed_model)

unprinted_designs = ['iphone case','robot pendant','dodecahedron']
completed_models = []
print_models(unprinted_designs,completed_models)
show_completed_models(completed_models)

'''
Printting model: dodecahedron
Printting model: robot pendant
Printting model: iphone case

The following models have been printed:
dodecahedron
robot pendant
iphone case
[]
'''

禁止函数修改列表:

 有时候,需要禁止修改函数列表。你如上述例子,即便打印所有设计后,也要保留原来未打印的设计列表,以供备案。

解决方案:可向函数传递列表的副本而不是原件。function_name(list_name[:]),切片表示法[:]创建列表的副本。

def print_models(unprinted_designs,completed_models):
    while unprinted_designs:
        current_design = unprinted_designs.pop()
        print("Printting model: " + current_design)
        completed_models.append(current_design)

def show_completed_models(completed_models):
    print("\nThe following models have been printed:")
    for completed_model in completed_models:
        print(completed_model)

unprinted_designs = ['iphone case','robot pendant','dodecahedron']
completed_models = []
print_models(unprinted_designs[:],completed_models)
show_completed_models(completed_models)
print(unprinted_designs)

'''
Printting model: dodecahedron
Printting model: robot pendant
Printting model: iphone case

The following models have been printed:
dodecahedron
robot pendant
iphone case
['iphone case', 'robot pendant', 'dodecahedron']
''

2.6多值参数

  定义 支持多值参数 的函数:

  •有时可能需要一个函数能够处理的参数 个数 是不确定的,这个时候,就可以使用多值参数,Python允许函数从调用语句中收集任意数量的实参
  •python 中有 两种 多值参数: ◦参数名前增加 一个* 可以接收 元组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◦参数名前增加 两个* 可以接收 字典
  •一般在给多值参数命名时,习惯使用以下两个名字
      *args(args 是 arguments 的缩写,有变量的含义) —— 存放 元组 参数,前面有一个 *
      **kwargs(kw 是 keyword 的缩写,kwargs 可以记忆 键值对参数) —— 存放 字典 参数,前面有两个 *

  案例:计算任意多个数字的和:

def sum_numbers(*args):
    num = 0
    # 遍历 args 元组顺序求和
    for n in args:
        num += n
    return num
print(sum_numbers(1, 2, 3)) #结果:6
'''创建一个字典,包含我们知道的有关用户的一切'''
def build_profile(first,last,**user_info):
    profile = {}
    profile['first_name'] = first
    profile['last_name'] = last
    for key,value in user_info.items():
        profile[key] = value
    return profile
user_profile = build_profile('albert','einstein',location='princeton',field = 'physics')
print(user_profile) #{'field': 'physics', 'first_name': 'albert', 'last_name': 'einstein', 'location': 'princeton'}

 元组和字典的拆包:

  •在调用带有多值参数的函数时,如果希望: ◦将一个 元组变量,直接传递给 args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◦将一个 字典变量,直接传递给 kwargs

  •就可以使用 拆包,简化参数的传递,拆包 的方式是: ◦在 元组变量前,增加 一个 *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◦在 字典变量前,增加 两个 *

def demo(*args, **kwargs):
    print(args)
    print(kwargs)

gl_nums = (1, 2, 3)
gl_dict = {"name": "小明", "age": 18}
demo(*gl_nums, **gl_dict)
'''结果 
(1, 2, 3)    
{'name': '小明', 'age': 18}
'''

如果调用函数变量前不使用星号:

def demo(*args, **kwargs):
    print(args)
    print(kwargs)


gl_nums = (1, 2, 3)
gl_dict = {"name": "小明", "age": 18}
demo(gl_nums, gl_dict)
'''结果
((1, 2, 3), {'age': 18, 'name': '小明'})
{}
'''

3.函数的返回值

•在程序开发中,有时候会希望一个函数执行结束后,告诉调用者一个结果,以便调用者针对具体的结果做后续的处理
•返回值 是函数完成工作后,最后给调用者的 一个结果
•在函数中使用 return 关键字可以返回结果
•调用函数一方,可以使用变量来接收函数的返回结果

注意:return 表示返回,后续的代码都不会被执行

(1)返回简单值

举例:

"""对两个数字的求和"""
def sum_2_num(num1, num2):
    return num1 + num2

# 调用函数,并使用 result 变量接收计算结果
result = sum_2_num(10, 20)
print("计算结果是 %d" % result) #计算结果是 30

 (2)让实参变为可选的

有时候需要让实参变为可选的,这样调用函数时只需在必要时才提供额外的信息,可使用默认值来让实参变成可选的。

举例:get_formatted_name()

def get_formatted_name(first_name,middle_name,last_name):
    full_name = first_name + ' ' + middle_name + ' ' + last_name
    return full_name

musician = get_formatted_name('John','Lee','Hooker')
print(musician) #John Lee Hooker

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有中间名,如果只提供名和姓,该函数不能正常运行。改造:

def get_formatted_name(first_name,last_name,middle_name=''):
    if middle_name:
        full_name = first_name + ' ' + middle_name + ' ' + last_name
    else:
        full_name = first_name + ' ' + last_name
    return full_name

musician = get_formatted_name('John','Lee','Hooker')
print(musician) #John Lee Hooker
dancer = get_formatted_name('Jimmy','Hendrix')
print(dancer) #Jimmy Hendrix

(3)返回字典

函数可返回任何类型的值,包括列表和字典等复杂的数据结构。

def build_person(first_name,last_name,age=''):
    person = {'first':first_name,'last':last_name}
    if age:
        person['age'] = age
    return person

musician = build_person('Jimi','Hendrix')
print(musician) #{'last': 'Hendrix', 'first': 'Jimi'}
musician = build_person('Jimi','Hendrix',age=27)
print(musician) #{'first': 'Jimi', 'age': 27, 'last': 'Hendrix'}

函数参数和返回值的作用

定义函数时,是否接收参数,或者是否返回结果,是根据 实际的功能需求 来决定的
1.如果函数 内部处理的数据不确定,就可以将外界的数据以参数传递到函数内部
2.如果希望一个函数 执行完成后,向外界汇报执行结果,就可以增加函数的返回值

4.函数的嵌套调用

 一个函数里面又调用了另外一个函数,这就是 函数嵌套调用。

函数的递归:一个函数 内部 调用自己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◦函数内部可以调用其他函数,当然在函数内部也可以调用自己

代码特点
1.函数内部的 代码 是相同的,只是针对 参数 不同,处理的结果不同
2.当参数满足一个条件 时,函数不再执行 
    •这个非常重要,通常被称为递归的出口,否则 会出现死循环!

def f(x):
    if x > 0:
        return x + f(x - 1)
    else:
        return 0


print(f(100))  # 5050

5.使用模块中的函数

   模块是 Python 程序架构的一个核心概念
•模块 就好比是 工具包,要想使用这个工具包中的工具,就需要 导入( import) 这个模块
•每一个以扩展名 .py 结尾的 Python 源代码文件都是一个 模块
•在模块中定义的 全局变量 、函数 都是模块能够提供给外界直接使用的工具

模块可以让 曾经编写过的代码方便的被 复用!

•可以 在一个 Python 文件 中 定义 变量 或者 函数
•然后在 另外一个文件中 使用 import 导入这个模块
•导入之后,就可以使用 模块名.变量 / 模块名.函数 的方式,使用这个模块中定义的变量或者函数

将函数存储在模块中

import 模块名字

import 模块名字 as 简略名字

#导入模块中的所有函数

from 模块名字 import *

#导入特定函数

from 模块名字 import 函数名字

6.方法:对象.方法名(参数)

•方法 和函数类似,同样是封装了独立的功能
•方法 需要通过 对象 来调用,表示针对这个 对象 要做的操作

7.常见方法

 input()

输入函数input(),函数等待用户在键盘上输入一些文本,并按下回车键,这个函数求值为一个字符串,即用户输入的文本。比如:myname = input(),你可以认为input()函数调用是一个表达式,它求值为用户输入的任何字符串。如果用户输入'Al',那么该表达式就求值为myName = 'Al'。

print()

输出函数print(),1.向控制台输出内容结束之后,不会换行:print("*******", end="")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.单纯的换行:print("*********"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end = "",表示输出结束后,不换行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"\t" 可以在控制台输出一个制表符,协助在输出文本时对齐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print("%d * %d = %d" % (col, row, row * col), end="\t")   # 用%表示前后对应

title = driver.title
print("title:"+ title)#或者print("title:",title)
def pet(animal_type, pet_name):
    print("It's a " + animal_type + ",and it's name is " + pet_name) # It's a dog,and it's name is lucky
    print("It's a %s,and it's name is %s" % (animal_type,pet_name)) #It's a dog,and it's name is lucky
pet('dog', 'lucky')

int()

class int(x, base=10)
  • x -- 字符串或数字。
  • base -- 进制数,默认十进制。

len()

len()函数,你可以向len()函数传递一个字符串(或包含字符串的变量),然后该函数求值为一个整型值,即字符串中字符的个数。

split()

string.split(str="", num) 以 str 为分隔符拆分 string,如果 num 有指定值,则仅分隔 num + 1 个子字符串,str 默认包含 '\r', '\t', '\n' 和空格。

num -- 分割次数。默认为 -1, 即分隔所有。

str = "Line1-abcdef \nLine2-abc \nLine4-abcd"
print(str.split( ))     # 以空格为分隔符,包含 \n
print(str.split(' ', 1 ))# 以空格为分隔符,分隔成两个

结果:

['Line1-abcdef', 'Line2-abc', 'Line4-abcd']
['Line1-abcdef', '\nLine2-abc \nLine4-abcd'] 

eval()

评估函数eval(),去掉参数最外侧引号并执行剩下的语句

format()

{  }.format( ),{ }表示槽,后续format里面的变量填充到槽里

>>>"{} {}".format("hello", "world") # 不设置指定位置,按默认顺序 'hello world'

>>> "{0} {1}".format("hello", "world") # 设置指定位置 'hello world'

>>> "{1} {0} {1}".format("hello", "world") # 设置指定位置 'world hello world'

round()

round(),通常让小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,其中小数位数是由第二个实参指定的。如果将第二个实参指定为负数,round()将圆整到最近的10,100,1000等整数倍。

round(number,digits)

  1. digits>0,四舍五入到指定的小数位
  2. digits=0, 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
  3. digits<0 ,在小数点左侧进行四舍五入
  4. 如果round()函数只有number这个参数,等同于digits=0

四舍五入规则:

  1. 要求保留位数的后一位<=4,则舍去,如5.214保留小数点后两位,结果是5.21
  2. 要求保留位数的后一位“=5”,且该位数后面没有数字,则不进位,如5.215,结果为5.21
  3. 要求保留位数的最后一位“=5”,且该位数后面有数字,则进位,如5.2151,结果为5.22
  4. 要求保留位数的最后一位“>=6”,则进位。如5.216,结果为5.22

yield()

yield 的函数在 Python 中被称之为 generator(生成器),不像一般的函数会生成值后退出,生成器函数在生成值后会自动挂起并暂停他们的执行和状态,他的本地变量将保存状态信息,这些信息在函数恢复时将再度有效。

为什么叫生成器函数?因为他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成了一个数值队列。一般的函数在执行完毕之后会返回一个值然后退出,但是生成器函数会自动挂起,然后重新拾起继续执行,他会利用yield关键字关起函数,给调用者返回一个值,同时保留了当前的足够多的状态,可以使函数继续执行。生成器和迭代协议是密切相关的,可迭代的对象都有一个__next()__成员方法,这个方法要么返回迭代的下一项,要么引起异常结束迭代。为了支持迭代协议,拥有yield语句的函数被编译为生成器,这类函数被调用时返回一个生成器对象,返回的对象支持迭代接口,即成员方法__next()__继续从中断处执行执行。

def myfun(total):
    for i in range(total):
        yield i

生成器有3种调用方式:

①用next调用

>>> m = myfun(4)
>>> next(m)
0
>>> next(m)
1
>>> next(m)
2
>>> next(m)
3
>>> next(m)
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  File "<stdin>", line 1, in <module>
StopIteration

②循环调用

for i in myfun(4):
    print(i)

③循环中调用next

>>> m = myfun(4)
>>> while True:
...     try:
...         print(next(m))
...     except StopIteration:
...         break

range()

函数原型:range(start, end, scan):

参数含义:

  • start:计数从start开始。默认是从0开始。例如range(5)等价于range(0, 5);
  • end:计数到end结束,但不包括end.例如:range(0, 5) 是[0, 1, 2, 3, 4]没有5
  • scan:每次跳跃的间距,默认为1,且step可正可负,但不能为0。例如:range(3,100,25),结果是3,28,53,78

range() 函数返回的结果是一个整数序列的对象。

另:

a = int(input())
#range(a)就是range(你输入的数)
for i in range(a):
li = ["alec", " aric", "Alex", "Tony", "rain"]
tu = ("alec", " aric", "Alex", "Tony", "rain")
dic = {'k1': "alex", 'k2': ' aric',  "k3": "Alex", "k4": "Tony"}

for a in range(len(li)):
    pass
print(li) # ['alec', ' aric', 'Alex', 'Tony', 'rain']

for b in range(len(tu)):
    pass
print(tu) #('alec', ' aric', 'Alex', 'Tony', 'rain')

for c in dic:
    pass
print(dic) #{'k1': 'alex', 'k2': ' aric', 'k3': 'Alex', 'k4': 'Tony'}
for i in range(10, -6, -2):
    print(i)
'''
结果:
10
8
6
4
2
0
-2
-4
'''

count()

count() 方法用于统计字符串里某个字符出现的次数

语法:str.count(sub, start=0,end=len(string))

  • sub -- 搜索的子字符串
  • start -- 字符串开始搜索的位置。默认为第一个字符,第一个字符索引值为0。
  • end -- 字符串中结束搜索的位置。字符中第一个字符的索引为 0。默认为字符串的最后一个位置。
str = "this is string example....wow!!!"
sub = "i"
print("str.count(sub, 4, 40) : ", str.count(sub, 4, 40))

结果:str.count(sub, 4, 40) :  2

List count()

返回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。

list.count(obj)   #obj -- 列表中统计的对象。必需。任何类型(字符串、数字、列表、元组等)。要搜索的值。
aList = [123, 'xyz', 'zara', 'abc', 123];
print ("Count for 123 : ", aList.count(123))
print ("Count for zara : ", aList.count('zara'))

结果:

Count for 123 :  2
Count for zara :  1

max()

max() 方法返回给定参数的最大值,或者 iterable(可迭代对象,包含一个或多个供比较的项目) 中有最大值的项目。如果值是字符串,则按字母顺序进行比较

语法:

max(iterable*[, keydefault])

max(arg1arg2*args[, key])    #命名参数key,其为一个函数,用来指定取最大值的方法(key 实参指定排序函数用的参数)。default命名参数用来指定最大值不存在时返回的默认值。

和其他稳定排序工具如 sorted(iterable, key=keyfunc, reverse=True)一致。

  • 默认数值型参数,取值大者;
  • 当存在多个相同的最大值时,返回的是最先出现的那个最大值
  • 字符型参数,取字母表排序靠后者;
  • 序列型参数,则依次按索引位置的值进行比较取最大者。
  • 还可以通过传入命名参数key,指定取最大值方法。

举例:

#传入的多个参数的最大值
print(max(80, 100, 1000)) #1000
#传入可迭代对象时,取其元素最大值
a = '12345'
print(max(a)) #5
a='1,2,3,4'
print(type(a)) #<class 'str'>
print(max(a)) #4
a=[1,2,3,4]
print(type(a)) #<class 'list'>
print(max(a)) #4
# #列表里面的元素都由元组构成,元组都由数字组成,输出最大值
a=[(1,2),(2,3),(3,4)]
print(max(a)) #(3, 4)
#因为ascii 码里面,按照排列顺序 小 a在 A的后面
a=[('a',1),('A',1)]
print(max(a))  #('a', 1)
#比较字典里面的最大值,会输出最大的键值
a={1:2,2:2,3:1,4:'aa'}
print(max(a)) #4
#传入可迭代对象为空时,必须指定参数default,用来返回默认值输出。如果可迭代对象为空,并且没有给 default ,则会触发 ValueError
print(max((),default=1)) #1
#传入命名参数key,其为一个函数,用来指定取最大值的方法
a = [
    {'name': 'sumcet', 'age': 18},
    {'name': 'bbu', 'age': 11}]
print(max(a, key=lambda x: x['age']))  #{'age': 18, 'name': 'sumcet'}
#key参数的另外一个作用是,不同类型对象本来不能比较取最大值的,传入适当的key函数,变得可以比较能取最大值了。
print(max(1,2,'3',key = int)) #3
print(max(-1,0,key = abs)) # -1
当传入参数为数据类型不一致时,传入的所有参数将进行隐式数据类型转换后再比较,如果不能进行隐式数据类型转换,则会报错:
 
>>> max(1,1.1,1.3E1)
13.0
>>> max(1,2,3,'3')
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  File "<pyshell#1>", line 1, in <module>
    max(1,2,3,'3')
TypeError: unorderable types: str() > int()
>>> max([1,2],(1,3))
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  File "<pyshell#2>", line 1, in <module>
    max([1,2],(1,3))
TypeError: unorderable types: tuple() > list()

join()

str.join(sequence):用于将序列中的元素以指定的字符连接生成一个新的字符串
str = "-";
seq = ("a", "b", "c"); # 字符串序列
print str.join( seq );

结果:a-b-c

ctime()

Python time ctime() 函数把一个时间戳(按秒计算的浮点数)转化为time.asctime()的形式。 如果参数未给或者为None的时候,将会默认time.time()为参数。它的作用相当于 asctime(localtime(secs))。

from time import ctime
print("time is %s" % ctime())